做花燈、猜燈謎、包湯圓、看舞龍表演…… 2月4日,泰興市鼓樓小學教育集團鼓樓校區熱鬧非凡,該校第五屆“我們的節日·元宵”文化節活動熱鬧開場。

花燈長廊里懸掛著不少花燈,看似沒有市面上的花燈精致,卻別有一翻風味。泰興市鼓樓小學教育集團少先隊總輔導員周群龍介紹,與市面上花燈不同是,這些都是孩子和家長“廢物利用”制作而成的。有的用紅包制作而成,幾根紅線,便將紅包一一串聯制作成紅包燈籠;五六旺仔牛奶瓶捆在一起,粘上紅紙,一只燈籠便制作成了;宮廷花燈由幾根蘆葦桿做骨架,四周裱糊了彩紙;蓮花燈則由一只只紙飛機簇擁而成;寶塔燈取材一只廢舊的生日蛋糕外包裝……

教室里也是熱氣騰騰、香味撲鼻。神廚小隊、御膳小隊等三個小隊參加的包湯圓比賽正在如火如荼地上演,學生、家長、老師們忙得不亦樂乎。菠菜汁、蘿卜汁、火龍果汁、肉餡、青菜餡等都派上了用場,圓形、圓柱形、橢圓形、兔子形各種花式的湯圓,讓人目不暇接。

“學校組織這樣的活動就是想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協作、交往能力等,也能從小培養孩子的愛心。”周群龍介紹,這次學校組織五六年級的學生按照班級進行跳蚤市場義賣,所有義賣的錢都會用來幫助困境家庭的孩子、慰問福利院的老人。
“留住民俗文化的根,讓孩子們在玩中學,這是學校舉辦元宵文化節的初衷。2018年首屆文化節舉辦后,一名參加活動的家長說,她活了30多年才知道元宵節應該這么過。家長尚且如此,更何況孩子?”泰興市鼓樓小學教育集團總校長姚恒章笑著說。從那時起,他們就下定決心,一定要把這項活動堅持辦下來,讓傳統文化在老師、學生、家長的心中扎下根來。讓大家知道,中國人就應該過好自己的傳統節日。他認為,讓老師、學生和家長在“沒有書包的學校”里深深地感受到年的味道,感受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,讓廣大學生度過一個有意義、生動有趣的佳節,同時,也豐富了學生的文化娛樂生活,營造出熱鬧、紅火、吉祥的節日氛圍。(周群龍 張富喜)

